以崭新姿态翻开黔茶发展新的一页|第15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侧记-世界今亮点
“要喝没有污染的茶就到贵州来!”又是一年春好处,来自国内外的客商闻着茶香到湄潭。
(资料图片)
4月15日,位于遵义市湄潭县的中国茶城里,茶香四溢,人头攒动,洋溢着丰收的喜庆氛围,以“干净黔茶·全球共享”为主题的第15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在此开幕。
第15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现场
琳琅满目的茶相关产品吸引嘉宾驻足,数个展区迎来送往好不热闹,制茶大师现场展示茶叶制作技艺,网红达人直播间热情互动……今年茶博会采用“线上+线下”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融合的模式,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全面展示贵州茶全产业链。
从茶博会看茶产业新动能澎湃强劲,贵州茶品牌、茶企业以崭新的姿态翻开了黔茶发展新的一页。
线上线下发力 构建多元化消费格局
“湄潭翠芽小江南,遵义红茶种满山。香气馥郁甜香高,果香滋味飘山川。山川呀山川,好茶配上名山……”另一头,在遵义市祥农科技有限公司直播基地里,一首朗朗上口的口播rap配上洗脑的旋律,引来不少游客驻足拍摄。而这样“花式”宣传贵州茶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第15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现场
“我们要用网友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贵州茶,拓展新的消费群体,建立多元消费格局。目前,我们通过开展‘百企万人’直播带货线上活动,多渠道推介茶博会,展示贵州茶产业、茶旅游、茶文化的全产业链。”遵义市祥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强介绍,自开播以来累计有数百万人观看,同时不少贵州优质茶在直播间热销。
构建多元消费格局,不仅在于销售渠道拓展,也表现在多元产品的开发。在博览会展销区内,贵州凉都水城春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的冷泡茶凭借原叶冲泡保持纯正茶味。据该公司产品销售经理胡良杰介绍,2022年,公司综合产值达6000万元,其中冷泡茶单品不仅深受年轻人喜爱,还走出国门,远销销往澳大利亚、阿联酋。
“十佳茶创意产品”颁奖仪式现场
“这次我们的抹茶拿铁获得了十佳茶创意产品奖项。”贵州铜仁贵茶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名优茶销售中心黔渝区大区经理陈杰介绍,接下来贵茶集团将继续以欧盟标准为基石,用新消费品思维全力打造中国现象级抹茶品牌,探索更多抹茶潮流茶饮新方式。
传承创新同步 推动品牌谋变强势突围
在湄潭县湄水桥万寿宫举行的中国(贵州)出口红茶木质联装精制生产线开机仪式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嘉宾和客商。当生产线启动按钮按下,整个现场顿时响起机器轰鸣声,茶叶的香气充盈满屋。
中国(贵州)出口红茶木质联装精制生产线
“这条红茶木质联装精制生产线复刻了茶工业博物馆的原出口红茶木质联装精制生产线,保留原生产工艺。”制茶工人敖帮学介绍,木质机器透气性好,更能自行根据红茶的状态调节温度、湿度。
这边的生产线发挥着零碳、清洁、高效等优势,传承着茶文化遗产资源,在黔茶记忆中见证发展,而在另一边,记者看到了新时代贵州茶的另一表达。
逅唐茶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大厅
走进贵州逅唐茶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大厅,展柜上陈列着柚见清江绿、贵冠雪梨白茶、贵冠白桃栀香乌龙等各式各样的袋泡茶。“这是我们用柚见清江绿调制的饮品,欢迎大家品尝。”工作人员递上一杯特调饮品,清凉解渴。
利用湄潭良好的茶叶资源优势,公司进行大批量的订单生产。公司总经理魏矗巍介绍:“我们围绕‘茶+’,通过运用精选、精制、拼配等现代产业加工方式将新式茶饮生产线提质升级改造,专注茶产品的精深加工,提升茶产品附加值、竞争力。”
在观摩中,记者发现,在湄潭,越来越多茶企在市场经济变局下,积极谋局,转型升级。折射出了当前湄潭茶产业发展呈现出的新景象。
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小茶海 张元 摄
引进来走出去 打造国内外交流平台
“贵州茶叶的品牌知名度在不断提升,遵义是贵州省茶园面积最大、产业集中度最高的区域,‘湄潭翠芽’‘遵义红’‘凤冈锌硒茶’等茶叶品牌驰名中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介绍。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
茶博会是“贵州绿茶”品牌打造与展示的舞台,越来越多贵州优质好茶被世界看见。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组织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以及茶叶采购商、经销商代表集聚湄潭,感受干净黔茶的魅力,并在这里共同探讨产业发展大计,贵州茶持续汲取养分,实现突破。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名誉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翟虎渠
“如何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还需要不断探索。”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名誉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翟虎渠建议,贵州全省在大力推进茶叶出口的同时,要加大出口市场多元化开发,要加大出口品牌的培育,把出口原料转化为出口品牌,做大做强贵州茶产业。
贵州省湄潭县栗香茶业有限公司自去年开始拓展出口贸易业务,全年完成出口额2842万美元。茶博会开幕式结束后,参会嘉宾前往该公司观摩。茶加工车间里,生产线开足马力,正赶制今年新茶。
贵州省湄潭县栗香茶业有限公司茶加工车间里,生产线开足马力
“目前公司主要出口红茶,绿茶,袋泡茶,颗粒红茶等产品,主要出口到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贵州省湄潭县栗香茶业有限公司运营中心负责人罗锋介绍,今年公司完成产值2000多万元。
茶博会的持续举办让贵州茶产业“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加快。“我们将千方百计在种植、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做好服务,进一步打通供应链、物流链,为茶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黄伟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忠秀 王丹灵 吴采丽 何晓璇
编辑 张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