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走低,谁说养老能很好?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1.15分钟。
(资料图)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讨论的焦点集中在育龄女性的生育力问题上。实际上,这还是那老生常谈的人口问题。
提到需要促进女性生育,这样才能提高人口出生率,否则一系列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就像多骨诺米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倒下。
像图片上提到的,诸如育龄女性数量减少,还有一些其他衍生的不孕不育等增加的问题,其实我觉得啊,这些都不是主要问题。
最大的问题在于,除了「能生」还得有「愿意生」的态度了,而要想有「愿意生」的态度,那需要创造出「包容生」的环境。
上面这句话大家多读几遍,就知道是啥意思了。
众所周知,现在的生育成本相当高,光考虑小孩的吃喝拉撒,就够你头疼的了。更不用说孩子的教育、医疗等等,都会是你钱包的噩梦。
这个社会已经让成年人备受煎熬,有些人干脆不愿让孩子也卷入其中。
因此,想要提高育龄女性的生育力,得从根本上下功夫。别光想着搞政策激励,给点补贴,就以为能解决问题。这些不切实际的「补贴」就像无糖可乐一样,只是自我安慰而已。
要解决这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调整社会环境。不要总让人们觉得生孩子就是必须放弃一切的选择,给人的感觉就是「你生了你就完了」。
当生育这件事变成人生的「死局」,那这局可能就真破不了了啊。而这个问题的滋生,会引发很多问题,例如大家最关心的养老问题。
人口出生率低了,老龄化问题自然会变得棘手。因此,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成为大家关心的议题。
有人说,靠现在交的社保养老金,以后退休,每个月领笔钱,也能过得大差不差吧?加上现在年轻,还有二三十年才退休,现在开始储备养老未免早了点。
其实,真不算早。
首先,有个前提大家要搞清楚,能否退休,看的是你有没有稳定的现金流,而不是具体的退休年龄。
到了退休年龄,结果没退休金,你不还得照样出来打工么?
其次,今非昔比,比我们年长的长辈们现在能每个月领不错的养老金,属于是他们那一代的风华了。我们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是卷的一代,卷到想要「躺平」。
此外,养老金的池子是由年轻人供养的,人寿命越来越长,劳动力越来越少,因此养老金池逐渐缩小。我们缴纳的社保养老金只是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资源之一,只能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但你要指望社保养老金,好让自己老年生活丰富的,那基本是没戏。
更别说以后咱这代还能不能顺利拿到养老金这个事了。
当然有人会说了,看好多有钱大佬也不买保险啊。
我就问一句,咱能跟有钱大佬比么?他们不买很正常,因为他们有钱。
富人有钱,他们会在乎那花钱治病的钱么?那点耗费的资金,都不会影响到他们「朴实无华」的生活。
我们不一样啊,我们绝大多数工薪阶层的打工人是很脆弱的。因为所谓的生活,有时候更多像是「生存」。如果说因为一个意外或者一个很小概率的事件需要去众筹,或者要欠很多外债,那就会导致家庭的经济和生活受影响。
保险的作用就是要转嫁这部分风险。它不是给富人准备的,是给那些不想生存窘迫的普通人准备的。
如果你没大佬有钱,却还当社保是香槟,以为能摆上一桌奢华大餐,那到最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只能凑个拼盘。毕竟,养老保险的池子越来越少,没准以后用社保付医药费,得像参加抽奖似的。
养老只能靠自己,基本是事实了。所以能给自己配置点商业保险做保障,才是稳妥操作。
你会发现,现在有不少人,尤其年轻人都开始考虑给自己配置相关的养老年金,储蓄产品等商业保险,好跟社保打配合,双管齐下,保自己未来一片安定。
像之前给大家推荐过的一个性价比不错的储蓄险,不少人之所以购买,目的很简单,可以当作以后的养老金,强制储蓄存在一笔未来的钱,就这么简单。
所以,也别怪年轻人年纪轻轻思考养老话题,别觉得他们过早做保险配置做养老储备是鼠目寸光,我觉得他们才是认清现实,看清生活真相后做出相对最优解选择的人。
别的不说,昨天不七夕么?但似乎没有一点七夕的氛围。你朋友圈有很多人在晒转账 1314 吗?环卫工人能随处在垃圾桶捡到鲜花吗?也许有,但比例是在大幅减少的。
于是不少人调侃说「舔狗经济不行了」,这里「舔狗经济」的意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想必大家也都懂,而之所以不行,本质也是因为都没啥钱了。对于未来不抱有良好预期的时候,只会更加珍惜口袋里的钱,会更加注重把钱花在刀刃上。
什么鲜花口红七夕礼物送女神,都不如给自己存钱或者配置相关保障险等等实用性的地方上,毕竟「舔狗」是一时的,自己的未来才是一生的。
从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种也不赖。一个人也是过,那就选择让自己过得更好更有保障好了。所以我前面说了,别怪现在很多年轻人开始考虑养老考虑配置保障险之类的,他们才是真的认清现实的人。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以及大家昨天七夕都过得咋样?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推荐阅读:
养老金上涨...
为什么上班后自己变弱了?
标签: